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0371-61916711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如意东路36号农投国际中心7层
电话:0371-61916711

行业新闻

学术观点 如何做好产业扶贫

2017-04-27 00:00:00   来源:    点击:4355   喜欢: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困问题已经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贫困更多是由于社会、经济、自然等因素的脆弱性所造成,因病、因灾、因残、因学、因婚姻等致贫返贫成为主要原因,需要从区域发展的内生性、贫困群体能力提升的角度加以解决。

      产业扶贫是一种内生发展机制,目的在于促进贫困个体(家庭)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其发展内容为:在县域范围,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资本积累能力;在村镇范围,增加公共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培育产业环境;在贫困户层面,提供就业岗位,提升人力资本,积极参与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产业扶贫可看成是对落后区域发展的一种政策倾斜。

      产业扶贫必须以区域资源禀赋为基础

      我省主要贫困区域分布在“三山一滩”,即大别山区、伏牛山区、太行山区和黄河滩区,属于较为典型的产业扶贫区域。各地政府根据区域优势分别制定了“互联网+”、生态产业、旅游产业和观光农业等扶持产业。但是,如何使这些产业厚植于区域土壤,则需要精准选择与着力培育。

      在产业扶贫中,贫困区域和贫困群体的主要诉求是通过资本、技术、市场等要素的引入,内置发展根基。但从部分区域调研的情况看,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高度重视项目落地,不重视市场开发与产业增值;二是忽视农业发展根基,贪求大企业与规模化发展模式;三是忽视区域内生发展的制约因素,推进同质化的开发模式。我们认为,在实施产业扶贫开发中,必须考虑河南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市场容量,准确把握贫困区域的特色产业。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那么,贫困区域的产业扶贫就很难融于整体区域经济中,就起不到内生发展长效脱贫的目的。这就是说,要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功效必须做到,一是根植于区域资源优势,二是让贫困农户充分地参与产业发展之中,实施共享发展。

      产业扶贫必须基于区域的资源禀赋特征,不能盲目照抄照搬,更不能强行移植。首先,要处理好贫困农户的能力提升与区域资源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要考虑其人力资源状况,为其提供就业岗位。其次,要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的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区域优势资源的价值增值空间,延伸产业链和提升产业附加值。第三,要力戒一哄而上形成的产业结构同质化,要在市场的细分上下功夫,避免到头来不仅不能内植发展动力,反而成为脱贫负担。

      产业扶贫应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融合

      经济发展的逻辑是,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只有第一产业基础厚实,才能有效地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发展为第二产业的发展积累了资金,释放了人力资源;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与市场,又反过来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并推动第一产业的分化,导致区域资源的再配置。同时,贫困区域农民的比较优势仍在于农业生产,通过资金、技术、市场的引入,能够很快地与其资源禀赋相结合,形成生产能力。所以,产业扶贫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必须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相结合,才能更接地气。

      第一,要重视农户的生存根基。在极端落后的区域,家庭农户生产经营是其生存的基础,必须保障他们的正常生产。尽管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以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是如果为了实施规模经营,对其强制实施土地流转,之后又无法提供其能胜任且稳定的工作,就会造成其贫困的加剧。农地是其生产资本,为其提供了就业岗位,能够使其维生;失去土地,不仅失去了就业岗位,也增加了其生活支出,反而更加贫困。

      第二,大力发展农村区域的非农产业。农村区域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两方面的减贫效应:一是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通过附加值的提升增加农业产出收入;二是增加非农业就业机会,相应带来农村区域的工资性收入。需要强调的是,农村区域非农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成功地融入市场,切合城市化人口食品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转换升级。如果不能切入市场,或者不能从产品的开发中创造出市场,那么,非农产业的发展也只能“望洋兴叹”。我省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与电商扶贫,其意就在于借助于网络资源引导农业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第三,农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与要素资源的再配置。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农业组织结构的演变,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资源的再配置,而要素资源的再配置本质上是对农村区域人口资源禀赋的再调整。所以,在扶贫中,到了一定的时期必须高度重视组织结构的变迁和制度变迁。目前农村的空心化、农业生产的细碎化与副业化问题,就与农业生产资源的再配置严重滞后有关,不仅不利于消除贫困,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需要从供给端发力,注重对新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第四,树立大农业发展观。现代农业是多功能农业,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是围绕食品供给形成的产业价值链。所以,对农业的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既要考虑通过规模经济提高效益,又要考虑通过范围经济提高收入,更要考虑通过产业价值链提高市场竞争力。例如,在生态资源较好的贫困区域,开发生态产品与休闲经济是产业的发展方向,这就要考虑多功能农业。多功能农业的经济价值在于其自然生态和乡村风貌,原生态的农业生产一定是生态经济最重要的元素。如果为了开发乡村旅游和休闲产业,而去大规模地搞“工业化(或标准化)模式”的开发,则不仅不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反而会减损资源的价值。生态资源的价值在于其差异性,而非标准化。这种差异既包括自然形成的差异,更包括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所滋养的乡村景观。这就是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也是生态产业为现代农业产业的缘由所在。

上一篇:我省融资担保业一大波利好政策来袭
下一篇: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 我省探索涉农资金管理新机制

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如意东路36号农投国际中心7层
电话:0371-61916711
邮编:450000
Copyright©2017 河南农投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豫ICP备17016430号-1 网站策划-易科互联